在达尔杜弗形象的塑造上,莫里哀运用了卓越的艺术手法。达尔杜弗在第三幕第二场才第一次出场,但在前两幕通过奥尔贡、白尔奈耳太太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观众对达尔杜弗的性格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都知道他是一个伪善者。他出场时所说的几句假虔诚的话,只能引起人们对他的鄙视和耻笑。第四幕结束时,眼看这个剧本要以悲剧告终。第五幕忽然急转直下,国王明察,救了奥尔贡一家。这收场似乎不合情理,但不是不能解释的。它体现了十七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需要依附王权、乐于歌颂国王的政治倾向。
内战时期,一部分贵族青年对现实表示不满,沉湎于爱情生活,追求个人幸福。贵族阶级的旧道德和家庭伦理也濒于破产。此外,罗马诗人又受到希腊化时期侧重内心感受、雕琢辞藻的诗风的影响。这些因素促成了罗马抒情诗歌的繁荣,当时诗人辈出,形成潮流,其中以卡图鲁斯最为杰出。
《巨人传》没有严密的结构。第一、二两部还有一定的脉络可寻,故事围绕着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两个巨人的经历而发展。最后三部只凭庞大固埃等的游历冒险这条线索把故事无限地延长下去。作者利用这种结构形式,在广阔的背景上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他特别注意人物外形的描绘,但有前后不一致之处。庞大固埃在第三部还是个魁梧的巨人,第三部以后却好像和平常人一样了。《巨人传》的语言富于创造性,有时气势磅礴,热情充沛,有时庄严雄辩,但也有一些段落流于庸俗粗野。拉伯雷大量运用各行各业的语言,这说明他对社会下层的行话也很熟悉。他往往一连使用几个意义相近的词来描写一个动作或表达一个概念。这是拉伯雷的夸张手法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说明十六世纪的法兰西语还未固定下来。